咨詢熱線
0417-2858008
眼病防治
Eye disease prevention
眼底病
近視手術
小兒弱視
眼整形眼眶病
醫學驗光配鏡
角膜及眼表疾病
白內障
青光眼
糖尿病眼病問題,可能導致失明
來源: | 作者:佚名 | 發布時間: 2020-09-23 | 137 次瀏覽 | 分享到:
近年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逐漸增加,這也大大增加了眼部疾病的發生率,糖尿病眼病問題十分嚴重,營口眼病醫院建議,眼病問題及時就醫以免造成眼盲等嚴重后果。糖尿病會引起一系列眼部并發癥,糖尿病性白內障已成為糖尿病并發癥中僅次于視網膜病變的第二大眼病。其發病機制是由于體內血糖升高,進入晶狀體內的葡萄糖增多,造成細胞內滲透壓升高,晶狀體纖維吸水腫脹而混濁。



一、糖尿病性白內障主要分2種類型:

1、糖尿病患者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常見于老年患者,多有糖尿病因素和老年因素的共同作用,臨床表現與老年性白內障相似,但是發病更早,進展更快。

2、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

發生于血糖沒有很好控制的中青年及少兒糖尿病患者。多為雙眼發病,發展迅速,常伴有屈光變化,血糖升高時出現近視,血糖降低時出現遠視。

與普通白內障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患白內障后,除了視力下降影響正常生活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屈光間質混濁影響眼底的觀察,可能導致對眼底病變的遺漏,貽誤對眼底病變的治療,給患者帶來不可挽回的視覺損害。

二、糖尿病合并眼底病變的治療

糖尿病除了會造成糖尿病性白內障,還會造成眼底視網膜的損害,即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眼底出現微血管瘤、出血、滲出、新生血管等,甚至繼發黃斑水腫、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嚴重損害視力,甚至失明。

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所以若糖尿病患者并發白內障,應及早行白內障摘除術,除了可盡早恢復因白內障造成的視力下降,也有利于監測眼底,盡早發現和治療眼底病變。

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現階段的主要治療方法有:

1、一般治療:嚴格控制血糖,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定期檢查眼底及熒光造影。

2、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羥苯磺酸鈣、蘆丁、復方丹參片等,及其他改善微循環藥物。

3、激光治療:根據眼底病變程度行局部或全視網膜激光光凝。

4、手術治療:出現嚴重的玻璃體出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或視網膜裂孔等并發癥時,需要手術治療。

5、玻璃體腔內注藥治療:若眼底出現新生血管或黃斑水腫,可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類藥物,如Lucentis、Avastin、Eylea等。黃斑水腫嚴重的患者亦可單獨或聯合眼內注射糖皮質激素藥物如曲安奈德。

玻璃體腔內注射抗VEGF藥物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較好,是近年來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突破性療法,但需要多次注射(一般每月注射1次,連續3次后根據病情變化再決定是否繼續注射)。



三、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手術治療,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術前注意事項

1、控制血糖

術前常規監測血糖,應盡量把血糖控制在正?;蛘呓咏5乃?,控制的標準一般為:空腹血糖≤8.3mmol/L,糖化血紅蛋白≤11%。如此,可以促進手術切口的愈合,降低術后發生感染的幾率,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2、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較差,術前增加抗生素眼藥水的點眼頻次和時間,降低術后眼內感染的發生率。

3、術前全身或局部有感染的患者,應在控制感染灶后再考慮進行手術。

4、糖尿病的患者的瞳孔和普通人群相比,不易散大,白內障手術要求術前散大瞳孔,因此糖尿病患者術前需增加點用散瞳藥的頻次,同時可點非甾體類抗 炎藥。

(二)術后注意事項

1、繼續控制和監測血糖,可降低術后發生感染的幾率,促進切口愈合,同時避免糖尿病所致眼底病變的發生和發展,鞏固術后視力。

2、術后定期復查,即使在完全恢復后也建議每三個月到半年復查一次。

3、術后需詳細檢查眼底,必要時進行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一旦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應及時治療。
国产超碰91人人做人人爱 日韩AV中文无码影院 好看电影网 久久精品网 无码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在线